团子加载logo

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之声”宣讲团走进芷江小学,以新安旅行团事迹点燃少年爱国情怀

点击次数: 次  时间: 2025-08-30 21:00  作者: 韩新悦

2025年8月13日,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薪火之声” 理论普及宣讲团,在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小学,面向小学生开展了一场以新安旅行团事迹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丰富形式让孩子们走近那段少年抗日宣传的历史。

本次宣讲以《跨越山河的红星 —— 新安旅行团与芷江受降的青春记忆》为主题,采用双线叙事结构:一条线聚焦新安旅行团在全国的抗日宣传活动,展现 “小好汉” 们的万里征程;另一条线呈现芷江受降仪式中的少年元素,以及抗战胜利时全国青少年的反应。

宣讲以双线叙事展开,通过新安旅行团在全国的抗日宣传活动与芷江受降历史中的少年元素两条主线,生动再现了1935年至1952年间,这支由14名10至16岁少年组成的革命文艺团体的壮举。宣讲人杨浩宇通过复刻的团歌简谱、手绘的历史照片和互动地图等道具,向学生们展示了新安旅行团如何用脚步丈量山河,用文艺唤醒民众。

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听歌声猜故事"环节认识了《新安进行曲》,在"抗日宣传小分队"游戏中体验了编排抗日口号、设计宣传海报等实践。当听到12岁的团员在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让观众落泪,11岁的"小先生"在行军途中教群众识字时,在场学生深受触动。

宣讲特别展示了1945年芷江受降时全国儿童庆祝的历史照片,与当时正在苏北根据地排练胜利剧目的小战士们形成时空对话。最后,全体学生共同制作了融合侗族剪纸与旅行团元素的"红星宣传车",将红色基因传承的种子播撒在心中。

活动旨在帮助青少年了解历史,培养爱国情怀。宣讲团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使参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当地学生提供了历史教育的新途径。

一审:龙雯静 二审:孟令闯 三审: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