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加载logo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星火传承人”团队实践活动筹备工作顺利开展

点击次数: 次  时间: 2025-08-18 19:42  作者: 蒋周晗

8月12日,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星火传承人”宣讲团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确保拍摄工作高质量推进,实践团队首日聚焦任务分工与前期筹备,通过分组协作、精准部署,为后续实地拍摄与内容打磨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召开启动会议,明确以“传承红岩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为核心目标,结合微党课拍摄需求与成员专长,划分为文案组、演讲组、摄影组三个专项小组,并细化各组职责分工。会议强调,红岩精神作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需通过严谨的文案、生动的宣讲与纪实的镜头共同呈现,各组需紧密配合,确保内容真实性与传播感染力。

文案组率先投入工作,围绕《红岩精神:信仰的力量》《红岩精神:不屈的抗争》等多份宣讲稿展开细致核对。成员们对照历史资料与场馆背景,逐字逐句校验时间节点、人物事迹及精神内涵表述,重点核实“皖南事变诗句诞生背景”“狱中八条历史意义”等关键内容,确保文案既符合史实严谨性,又兼具情感共鸣力,为宣讲与拍摄提供精准的内容支撑。

演讲组同步启动宣讲打磨工作。成员们以宣讲稿为基础,结合微党课场景化叙事特点,反复练习语气语调与情感表达。在模拟宣讲环节,大家针对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筑象征意义的解读、渣滓洞革命志士事迹的讲述等片段进行专项演练,注重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传递情感,力求让“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等红岩精神内涵更具感染力。

摄影组则聚焦拍摄方案的深化设计。基于前期制定的景点拍摄框架,成员们进一步细化镜头语言:针对红岩革命纪念馆的红色花岗岩外观,计划采用远景全景与近景特写结合的方式,凸显“磐石般坚定”的视觉象征;对于渣滓洞牢房、白公馆殉难地等场景,拟通过光线调控与细节捕捉,营造历史厚重感与情感冲击力。同时,团队还就拍摄设备调度、场景转场衔接等实操问题展开讨论,确保拍摄计划科学可行。

首日实践中,各组分工明确、高效协作,初步完成了文案校验、宣讲框架打磨与拍摄方案细化工作。下一步,实践团队将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等实地开展拍摄与现场演练,持续优化内容呈现,让红岩精神通过微党课走进更多人心中。

                         撰稿:张雨

                         摄影:蒋周晗 李沁蔓

                    一审:谢昕蕊 二审:孟令闯 三审: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