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加载logo

铁道传薪火,执笔绘同行 ——中南大学“共绘梅岭,巷见新生”暑期实践团赴梅岭社区开展主题墙绘活动

点击次数: 次  时间: 2025-08-06 12:35  作者: 唐思怡 张译丹

为展示校园文化底蕴,美化校园居民环境,8月4日上午于中南大学天心校区东二门,在中南大学铁道管委会的支持下,“共绘梅岭,巷见新生”暑期实践团以“铁道传薪,美好同行”为主题,完成了一幅融合铁道历史、校园记忆与社区烟火气的墙绘作品。这幅由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多方共创的艺术作品,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成为“艺术赋能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为确定墙绘主题,7月20日至30日,实践团成员深入社区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居民、师生座谈等形式,收集创作灵感。从“火车头广场的老蒸汽机车”到“图书馆深夜的灯光”,从“社区菜市场的烟火气”到“邻里互助的暖心事”,点滴故事最终汇聚成创作主题。团队还通过画作征集、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吸纳学生和居民的意见,为创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在墙绘底稿设计阶段,实践团多次召开线上讨论会,将征集到的校园标志性建筑、社区生活场景等元素“打碎重组”,形成既厚重又充满时代活力的底稿。线下互动环节更是吸引了社区居民、在校师生积极参与,让墙绘从构思之初就充满“共创”的温度。

由于选定的墙面是水泥墙,7月31日至8月1日,实践团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墙面前期处理。团队指导老师梁慧老师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清除陈年污渍,仔细、均匀地为墙面刷上三遍洁白的底漆,墙面焕然一新。

8月2日,志愿者们顶着烈日投入墙绘工作。从精准测量到勾勒线条,从调色上色到细节修补,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绘画过程中,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留学生甚至返校校友纷纷驻足,或提建议,或执笔添彩,墙绘成为连接不同群体的“情感纽带”。

8月3日至4日,团队完成收尾工作,修补边角画作细节,为墙绘覆盖水性面漆,形成一层透明的“时光罩”,让这幅承载着集体记忆的作品能够长久保存。

这幅由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暑期实践团主导创作的墙绘,不仅是浓厚校园与社区文化氛围的风景线,更成为社区治理的“软实力阵地”。以艺术为桥,让“自上而下的治理”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形成合力,为新时代高校服务社区、助力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当不同群体的心声都被听见、被描绘,墙面便成了凝聚人心的纽带,而这份温暖与活力,正是“巷见新生”的最好诠释。

撰稿:唐思怡 张译丹

一审:梁慧 二审:孟令闯 三审:唐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