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加载logo

新民精神薪火相传,“讲述・中南故事”第十一期化学化工学院专场温暖启幕

点击次数: 次  时间: 2025-05-16 22:26  作者: 文璋

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故事,一帧帧珍贵的影视资料,一段段生动深情的讲述……5月14日下午,“讲述·中南故事”第十一期在中南大学毓秀楼411演播厅举行。

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杨,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刘有才、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迪,宣传部有关人员及化学化工学院师生代表参会。胡杨为本期“讲述·中南故事”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

“弦歌激荡,桃李芬芳。中南少年,风华正扬”……正值中南大学合并组建25周年,化学化工学院戴钟科、人文学院陈科均用原创作品《中南恰少年》点燃全场,活动在歌声飘扬中展开帷幕。

李洁教授传递了建校之初陈新民院士“理工渗透,远源杂交”的办学理念,诉说着中南人将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冶金工程建设为世界一流学科的辉煌。“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是中南的学科特色,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向而行”“到工厂去,到现场去,一直是中南的主旋律”……陈新民、黄培云、陈国达、赵新那……在李洁教授的动人叙述中,听众们如同身临其境,感受着无数先辈在历史长河中的接力和拼搏。

“陈新民院士毅然回国,筹建中南矿冶学院,开创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被誉为‘有色之师’”“陈启元教授传承父辈精神,投身教学改革”“青年学者纪效波博士学成归国,在低成本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侯红帅教授分享了新民精神的传承足迹,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讲述让现场师生深受触动,“近年来,冶金物化系党支部入选了全国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我们将继续弘扬新民精神,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肖茜斤老师动情地讲述了校友王传福的故事:从家境艰难险些辍学,到放弃优越条件南下深圳创业,再到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军人物。辅导员刘迪老师在王传福求学时给予诸多帮助,从助学金评定到生活照顾,助力他的成长。王传福成功后心怀感恩,设立奖学金回馈母校,助力教育发展。肖茜斤老师表示,“作为辅导员,要接好这份传承的接力棒,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守护教育薪火,照亮学生未来。”

从理论科学研究到竞赛工程实践,从勇攀专业高峰到扎根朋辈辅学,从安全教育志愿到深入江华支教……2021级本科生朱绍磊分享自己在中南的成长故事,回想当时初入校门的青涩,到现在的勇毅追光、笃行致远的“大学生年度人物”,如同一颗星星,逐渐在浩瀚夜空中闪耀光芒。“‘让身边的同学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美好’,学院开学典礼上老师这句话,成为了我四年学生工作历程中不变的追求”,他眼神坚定地说道,“从接受帮助到照亮他人,我要做‘星光’的传递者,星光虽微,也足以驱散迷茫。”

在化学化工学院各系老师的悠扬歌声中,在陈新民院士生前的珍贵影像中,我们重温了陈新民院士与中南大学的红色记忆、紧密联系。正如歌词所言,“生生不息只为了那一份托付,无惧风雨迎来新日出”,陈新民院士用毕生心血铸就中南的“金属脊梁”,用实际行动承载祖国的“殷切托付”。

“原来中南建校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陈新民院士的故事令人动容,作为新一代中南人,我要坚守新民精神中的使命担当”……与会学生纷纷表示,被宣讲团成员讲述的故事深深打动。大家将以先辈为榜样,传承中南精神,努力在化学化工领域发光发热,用青春和汗水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中南人的辉煌篇章。

撰稿:文璋

摄影:陈臻希 王铭晗

一审:肖茜斤 二审:孟令闯 三审:唐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