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人文学院各团支部的工作成果,交流活动组织经验,明确未来团支部发展方向,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迈向新台阶,2025年3月30日下午14时,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团支部2024年下半学期工作答辩会在文法楼222会议室顺利召开。人文学院团委书记樊媛老师、人文学院党政办副主任曹修禺老师、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张蔓、基层团建联络员李卓航、基层团建指导员毛煜瑶出席本次会议,各支部团支书参加本次会议。
在答辩过程中,各团支部团支书依次进行答辩,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和精彩纷呈的演讲详细汇报了各团支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学风建设、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一些团支部开展的模拟联合国、集体生日会等活动也获得了评委老师的认可,为其他团支部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评委们认真听取了各团支书的汇报,对各团支部的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针对汇报内容、答辩技巧以及未来工作规划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老师们强调,团支部是联系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团支书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紧密围绕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结合团员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活动,切实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
人文学院党政办副主任曹修禺老师强调了坚定自信的重要性,他向各位团支书建议,汇报效果只有好与不好之分,自信昂扬的汇报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汇报的最终成效。同时,他也就汇报语速,PPT内容安排等细节向各位团支书提供了指导,让团支书受益匪浅。
在基层团建联络员李卓航同学的发言中,他提到,每次来到答辩会,都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向优秀的团支部学方法,向活动现场学经验。同时,他也号召各位团支书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以班级团支部良性建设为院团委增添活力,以院团委的高质发展为校团委注入动力。
人文学院团委书记樊媛老师在发言中总结道“做工作不能埋头苦干,要抬起头来向其他团支部学习经验”,提醒各位团支书要“提高站位,严于律己,发挥作用,夯实基础,构造亮点”,为团支部的建设指明方向。
在团支书经验交流活动中,针对团支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团支书们集思广益,提出“与其他班干部凝聚合力”“向外寻求帮助”等方法,为支部的学风建设提供思路,打开格局。新生团支书也对策划团日活动经验虚心求教,卓婧同学认为“团日活动要走出教室,明确了解各位团员的需求,精准定位各位团员的需求,结合活动主题,采用各位团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各位团员的参与积极性。”
在综合考量答辩表现和日常工作情况后,中文2303班团支部,数版2201团支部获得标兵团支部奖;哲学2301班团支部,数字出版2302班团支部,汉语言文学2305班团支部,汉语言文学2204班团支部获得先进团支部奖;中国语言文学类2406班团支部,中国语言文学类2407班团支部,中国语言文学类2402班团支部获得最佳风采奖.
本次团支书答辩会的顺利召开,为各团支部提供了一个展示工作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促进了团支部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此次答辩让各团支书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也为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共青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人文学院各团支部将砥砺前行,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为学院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杨刘欣
摄影:魏铭雪
一审:樊媛 二审:孟令闯 三审:唐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