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
一个22岁的解放军战士
他生于湖南长沙
他的事迹却如春风一样 吹至全国各地
六十余载
他的精神穿越时空
激励并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
今年的3月5日,是第61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晚上八点,中南大学第26届研支团全体成员于线上准时收看“向雷锋学习·我和我的志愿青春”2024年“3·5”云上故事会,学习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们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个领域多个方面工作中精彩的志愿故事,接续传递雷锋精神的火炬。
研支团成员线上观看云上故事会。中南大学研支团供图。
在今年的云上故事会结束后,研支团成员感悟颇深,纷纷表示,雷锋精神永不褪色、历久弥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要传承好这一份奉献精神,不断向雷锋同志学习。
研支团成员心得感悟摘录:
田文瑄:
通过观看2024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直播,我深刻地认识到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这场直播展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群体的热情、奉献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
在直播中,我看到了许多年轻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各种公益项目。他们去农村教育孩子们,去城市的福利院陪伴孤寡老人,还有一些志愿者参与了环保活动,帮助保护我们的环境。他们的付出让我深受感动,真正地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我注意到这些年轻志愿者们不仅关心他们所参与的项目,还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他们在直播中分享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和成长经历,让我深受启发。他们强调了学习、团结和坚持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他们能够成为优秀志愿者的关键。
而作为中南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我将以身作则,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并且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针对后续的支教工作,我要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友谊。
通过观看这场直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社会而奋斗!
云思洁:
在“向雷锋学习——我和我的志愿青春”云上故事会中,我学习到了各地各行志愿者的故事。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志愿者张晓红的故事,她服务的对象主要是8-14岁的青少年,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守护者孩子们的“七彩童年”。而她自己,曾接受过志愿者的帮助,如今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去传承这份爱与温暖。
关爱老人、服务社区、陪伴孩子成长……每一份故事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都在传递关怀与温暖。作为研支团的一员,我们应自觉弘扬雷锋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秉承着“螺丝钉”精神,用青春守护青春,让成长陪伴成长。
陈含冰:
观看“向雷锋学习”3.5云上故事会,在聆听温暖志愿故事的同时,我吸取了许多志愿经验,也再一次为志愿者们的真挚所动容。其中,研支团的故事最吸引我们这群即将远赴支教的同学们的兴趣。在直播中,我们看到研支团的同学们勤恳教学,认真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了各类拓展课程,其中科技实践课程最具特色,他们以绵薄之力引导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缤纷一个个可爱而又炙热的科学梦想,实现大学牵中学,打手拉小手。而我们,也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汲取经验,用爱谱写属于我们的支教篇章。
罗逸豪:
“向雷锋学习——我和我的志愿青春”3·5云上故事会直播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展示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青年志愿者,奔赴千山万水,将青年之热情、青春之头脑、青葱般年华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教师,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传授知识、发掘兴趣、发展特长、发现未来;也有知名大学的建筑系学生,用专业的知识和素养无偿守护着祖国大地上的一幢幢古朴建筑、一片片历史遗迹,坚守传承着中华千年古建文化。作为“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在这纪念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重要日子,这样一场直播让我更深知肩负重任,应当向榜样学习,向先辈致敬,努力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志愿者。
春风万丈惊蛰来,学习雷锋正当时。作为即将走上乡村讲台支教的老师,我们更应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爱党爱国,服务人民,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发扬螺丝钉精神,坚守岗位,勤恳奋斗,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时代雷锋故事!
撰稿:蒋雨容
一审:云思洁 二审:王海洋 三审:唐李娜